主頁 > 裝修知識 > 司母戊鼎是哪個朝代_司母戊鼎在哪個博物館_司母戊鼎為什么改名

司母戊鼎是哪個朝代_司母戊鼎在哪個博物館_司母戊鼎為什么改名

時間:2024-06-05 13:58:43 瀏覽量:

司母戊鼎是哪個朝代

司母戊鼎是哪個朝代,后母戊鼎,出土于河南安陽,是中國商代后期(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)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,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,國家一級文物,是世界迄今出土**重的青銅器,享有“鎮(zhèn)國之寶”的美譽。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,形制雄偉,氣勢宏大,紋勢華麗,工藝高超,又稱司母戊大方鼎。

后母戊鼎,鼎通體高133厘米、口長112厘米、口寬79.2厘米,重達832.84公斤,是已發(fā)現(xiàn)的中國古代*重的單體青銅禮器,因鼎腹內壁上鑄有“后母戊”三個字而得名后母戊鼎。發(fā)現(xiàn)于1939年3月,1959年開始作為鎮(zhèn)館之寶收藏于國家博物館。

司母戊鼎在哪個博物館

后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,工藝精巧,一向為世人所欽羨。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。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,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。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,把它鑄在青銅器上,表示吉祥、豐年足食。

那么,司母戊鼎在哪個博物館,司母戊鼎發(fā)現(xiàn)于1939年,1959年開始作為鎮(zhèn)館之寶收藏于國家博物館。通過研究考證,鼎腹內壁銘文“后母戊”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(jǐng)的廟號。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,在商后期鑄造重達832.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,且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,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(yè)的宏大規(guī)模。

司母戊鼎為什么改名

司母戊鼎為什么改名,*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,稱其為司母戊鼎,他認為“司母戊”即為“祭祀母親戊”。另一*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:“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,司即祠字?!庇谑牵@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來了。但爭議一直不斷,有多位學者提出,“司”字應作“后”字解,因為在古文字中,司、后是同一個字。

如今,把“司”改為“后”,實際上是否定了從前把“司”理解為“祭祀”的說法,大部分專家認為“后母戊”的命名要優(yōu)于“司母戊”,其意義相當于“偉大、了不起、受人尊敬”,與“皇天后土”中的“后”同義。改為“后母戊”,意思相當于:將此鼎獻給“敬愛的母親戊”。

盡管如此,到了2011年,中國國家博物館考慮綜合因素,*決定將其更名為“后母戊鼎”。如果你到國家博物館去看實物,那上面一定寫著“后母戊鼎”。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