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燈心草功效與作用_燈心草的種植技術(shù)_食用燈心草的注意事項

燈心草功效與作用_燈心草的種植技術(shù)_食用燈心草的注意事項

時間:2024-08-03 13:01:18 瀏覽量:

1 燈心草的研究與常用藥方

  燈心草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-3g(鮮草15-30g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煅存性研末撒,或用鮮品搗敷、扎把燈芯草煎湯外擦。

燈心草用藥禁忌:

  1、虛寒者慎服。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

  2、氣虛小便不禁者忌服。《本草求真》

  3、下焦虛寒,小便不禁者禁服?!吨腥A本草》

  4、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?!侗静輳男隆?/p>

燈心草粥

  功效:清熱瀉脾。主治小兒遺尿,適用于小兒流涎、口舌生瘡、煩躁不寧。

  材料:粳米30克,燈心草6克,梔子3克,熟石膏粉(食用)10克

  制法:先煎石膏、山梔子、燈心草,久煎取汁去渣,加入粳米共煮成粥。

  用法:溫?zé)岱场?/p>

  提示:粳米不可同馬肉食

  來源:民間藥膳。

燈心草瘦肉湯

  功效:養(yǎng)陰潤肺、益胃生津、清心除煩、平抑肝火。

  材料:瘦肉250克、羚羊角絲15克、2輔料麥冬10克、燈心草10克。

  做法:

  1、羚羊角絲、麥冬、燈心草一同用清水洗凈,瀝干備用;

  2、瘦肉洗凈,氽燙后切厚塊;

  3、煮滿適量清水,放入全都材料,文火約煮3小時,以鹽調(diào)味,即可飲用。

麥冬燈心草湯

  組成:半夏、陳皮、竹茹、枳實各9克,茯苓、麥冬、玉竹各克,甘草6克,黃連5克,燈心草2克。

  做法:水煎2次,煎取藥汁300毫升。

  用法:每日1劑,早、晚溫服。

  功效:養(yǎng)陰潤燥,降逆止嘔。適用于胃陰不足之嘔吐者。

燈心草蓮子茶

  功效:健脾益胃,補虛斂汗。

  主治:產(chǎn)后多汗體虛,食欲不振,大便不實,舌質(zhì)淡苔薄者。

  組成:芡實、苡米、蓮子(去心)各等量,燈心草6克。

  制法:前三味共搗碎備用。每次用100——150克,與燈芯草并置砂鍋中,加沸水適量,先用武火煎20分鐘,后用文火悶煮至蓮芡熟透,去燈心草,飲湯食蓮、芡肉。每日1劑。

  禁忌:產(chǎn)后熱病汗多、大便秘實者忌用。

  按語:本藥茶方從培土入手以益肺金之氣,采用藥食兩用之芡實、苡米、蓮子,補益脾胃而無燥烈之弊,燈心草味甘性淡,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說它“有清涼鎮(zhèn)心之功”,民間常用以煎湯治心煩失眠。中醫(yī)學(xué)認(rèn)為:“汗為心之液”,汗癥每多伴見心煩不寐,且汗多尿必少,燈心草還有行水利小便之功能,通過利尿使體液歸入正道,往往也能得到止汗的效果。

  出處:驗方

2 燈心草的鑒別與應(yīng)用

  燈心草呈細(xì)圓柱形,長達(dá)90cm,直徑1-3mm,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。置放大鏡下觀察,有隆起的細(xì)縱紋及海綿樣的細(xì)小孔隙;微有光澤。質(zhì)輕柔軟,有彈性,易拉斷,斷面不平坦,白色。氣味不顯著。以條長,粗壯,色白,有彈性者為好。 顯微鑒別 莖髓橫切面:全部由通氣組織組成。每一細(xì)胞呈類方形或長方形,具數(shù)條分枝,分枝長8-60μm,直徑7-20μm,壁厚約1.7μm,相鄰細(xì)胞的分枝頂端相互銜接,形成網(wǎng)狀結(jié)構(gòu),細(xì)胞間隙大多呈三角形,也有類四邊形的。

  燈芯草聚傘花序假側(cè)生,含多花,排列緊密或疏散;總苞片圓柱形,生于頂端,似莖的延伸,直立,長5-28厘米,頂端尖銳;小苞片2枚,寬卵形,膜質(zhì),頂端尖;花淡綠色;花被片線狀披針形,長2-12.7毫米,寬約0.8毫米,頂端銳尖,背脊增厚突出,黃綠色,邊緣膜質(zhì),外輪者稍長于內(nèi)輪;雄蕊3枚(偶有6枚),長約為花被片的2/3;花藥長圓形,黃色,長約0.7毫米,稍短于花絲;雌蕊具3室子房;花柱極短;柱頭3分叉,長約1毫米。

  蒴果長圓形或卵形,長約2.8毫米,頂端鈍或微凹,黃褐色。種子卵狀長圓形,長0.5-0.6毫米,黃褐色。花期4-7月,果期6-9月。

3 食用燈心草的注意事項

  燈心草的功效與作用是利水通淋,清心降火,治淋病,水腫,小便不利,心煩不寐,小兒夜啼,燈心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燈心草粥,燈心草瘦肉湯,麥冬燈心草湯,燈心草蓮子茶,燈心草竹葉茶。

  燈心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或全草,燈心草有利水通淋;清心降火的功效,燈心草主治淋病;水腫;小便不利,尿少澀痛;濕熱黃疸;心煩不寐;小兒夜啼;喉痹;口舌生瘡;創(chuàng)傷。

用藥禁忌

  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虛寒者慎服。

  《本草從新》: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。

  《本草求真》:氣虛小便不禁者忌服。

  《中華本草》:下焦虛寒,小便不禁者禁服。

4 燈心草的種植技術(shù)

  燈心草選地與整地:選擇容易排灌的水田,先把田犁翻、耙漚、耙平,施足人畜糞肥作底肥。

  一般是春種。挖取老蔸分成8-10根一窩,像栽水稻—樣,按行株距各30-45厘米栽在田里。

  中耕除草:第一次在3-4月份,這時已發(fā)新苗,用腳薅草時,要把所栽的老蔸踩到泥里,第二次除草在6月份。

  追肥及灌水:追肥和除草同時進行,每年2次,肥料以畜糞水為主,亦可適當(dāng)施一些化肥,苗期要常保持淺水,以利生長,這樣可連續(xù)收獲3-4年。

  燈心草在栽種當(dāng)年秋季莖尖開始枯黃時采收。把割下的莖稈稍晾干后,在兩竹片中間綁上—根大針,把燈心草放在兩竹片中間,用針尖刺破燈草,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拉開,燈心即脫出,把燈心扎成小把,曬干即成。燈心草應(yīng)打捆,外包草席,放置干燥處,不要重壓。

5 燈心草功效與作用

  燈心草清心降火,利尿通淋。治淋病,水腫,小便不利,濕熱黃疸,心煩不寐,小兒夜啼,喉痹,創(chuàng)傷。

  用于:

  1、熱證小便水利、淋漓澀痛。

  2、心熱煩躁、小兒夜啼、驚癇。此外本品外用吹喉,可治喉痹。

  《開寶本草》:主五淋。

  《醫(yī)學(xué)啟源》:通陰竅澀,利小水,除水腫閉,治五淋。《主治秘訣》云:瀉肺。

  《本草衍義補遺》:治急喉痹,小兒夜啼。

  《綱目》:降心火,止血,通氣,散腫,止渴。

  《分類草藥性》:涂痔瘡。

  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清熱安神,利水通淋。

 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清肺,降火,利尿。治心煩不寐。

  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治喉炎及咳嗽。

  福建龍溪《實用中草藥》:治小兒驚熱,泌尿系炎癥,瘡瘍,胬肉。

6 燈心草簡介

  燈心草(Rush),學(xué)名:Juncus effusus L,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,地下莖短,匍匐性,稈叢生直立,圓筒形,實心,莖基部具棕色,退化呈鱗片狀鞘葉,穗狀花序,頂生,在莖上呈假側(cè)生狀,基部苞片延伸呈莖狀,花下具2枚小苞片,花被裂片6枚,雄蕊3枚,雌蕊柱頭3分歧。褐黃色蒴果,卵形或橢圓形,種子黃色呈倒卵形,燈心草也是藥用植物,其莖髓或全草入藥具有清熱、利水滲濕之功效,能治淋病,水腫,心煩不寐,喉痹,創(chuàng)傷等癥,藥用作用非常多。

  多年生草本,高27-91厘米,有時更高;根狀莖粗壯橫走,具黃褐色稍粗的須根。莖叢生,直立,圓柱型,淡綠色,具縱條紋,直徑(1-)1.5-3(-4)毫米,莖內(nèi)充滿白色的髓心。葉全部為低出葉,呈鞘狀或鱗片狀,包圍 在莖的基部,長1-22厘米,基部紅褐至黑褐色;葉片退化為刺芒狀。

  聚傘花序假側(cè)生,含多花,排列緊密或疏散;總苞片圓柱形,生于頂端,似莖的延伸,直立,長5-28厘米,頂端尖銳;小苞片2枚,寬卵形,膜質(zhì),頂端尖;花淡綠色;花被片線狀披針形,長2-12.7毫米,寬約0.8毫米,頂端銳尖,背脊增厚突出,黃綠色,邊緣膜質(zhì),外輪者稍長于內(nèi)輪;雄蕊3枚(偶有6枚),長約為花被片的2/3;花藥長圓形,黃色,長約0.7毫米,稍短于花絲;雌蕊具3室子房;花柱極短;柱頭3分叉,長約1毫米。

  蒴果長圓形或卵形,長約2.8毫米,頂端鈍或微凹,黃褐色。種子卵狀長圓形,長0.5-0.6毫米,黃褐色?;ㄆ?-7月,果期6-9月。

TAG: 燈芯草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(xué)習(xí)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