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葫蘆茶功效與作用_葫蘆茶的種植技術_食用葫蘆茶的注意事項

葫蘆茶功效與作用_葫蘆茶的種植技術_食用葫蘆茶的注意事項

時間:2024-08-04 12:21:06 瀏覽量:

1 葫蘆茶價格

  葫蘆茶灌木或亞灌木,莖直立,高1-2米。幼枝三棱形,棱上被疏短硬毛,老時漸變無。夏秋采收,洗凈潤透,切細,曬干。鮮用隨時可采。

  葉僅具單小葉;托葉披針形,長1.3-2厘米,有條紋;葉柄長1-3厘米,兩側有寬翅,翅寬4-8毫米,與葉同質;小葉紙質,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5.8-13厘米,寬1.1-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圓形或淺心形,上面無毛,下面中脈或側脈疏被短柔毛,側脈每邊8-14條,不達葉緣,葉下面網脈明顯。

 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,長15-30厘米,被貼伏絲狀毛和小鉤狀毛;花2-3朵簇生于每節(jié)上;苞片鉆形或狹三角形,長5-10毫米;花梗開花時長2-6毫米,結果時延長到5-8毫米,被小鉤狀毛和絲狀毛;花萼寬鐘形,長約3毫米,萼筒長1.5毫米,上部裂片三角形,先端微2裂或有時全緣,側裂片披針形,下部裂片線形;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,長5-6毫米,伸出萼外,旗瓣近圓形,先端凹入,翼瓣倒卵形,基部具耳,龍骨瓣鐮刀形,彎曲,瓣柄與瓣片近等長;雄蕊二體;子房被毛,有5-8胚珠,花柱無毛。

  莢果長2-5厘米,寬5毫米,全部密被黃色或白色糙伏毛,無網脈,腹縫線直,背縫線稍縊縮,有莢節(jié)5-8,莢節(jié)近方形;種子寬橢圓形或橢圓形,長2-3毫米,寬1.5-2.5毫米.花期6-10月,果期10-12月。

2 葫蘆茶的研究與常用藥方

  1、治咽喉腫痛:葫蘆茶100克。煎水含咽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2、治肺病咳嗽出血:葫蘆茶干全草12.5克。清水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3、治痢疾:葫蘆茶全草、細葉扯頭孟根各100~150克。加雞蛋一個同煎,煎至雞蛋熟時,將蛋殼除去再煎,加生鹽調味,湯蛋同服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4、治風濕性關節(jié)酸痛:葫蘆茶莖,每次100克,合豬腳節(jié)燉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5、治硬皮癥:葫蘆茶、拔膿膏(蕁麻科糯米藤)各等分,和食鹽搗爛敷患處。(《廣東省醫(yī)藥衛(wèi)生科技資料選編》)

  6、治妊娠嘔吐:葫蘆茶50克(干品)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(《全展選編·婦產科》)

  7、治產后瘀血痛:鮮葫蘆茶全草25~50克。杵爛, 酌加米酒燉服。如用清水煎服,可治月經病。(《閩東本草》)

  8、治暑季煩渴:葫蘆茶,煎成日常飲料,以代茶葉。能解暑清熱止渴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9、治癰毒:葫蘆茶葉搗絨,取汁滴于傷口,每日二至三次,每次適量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10、治蕁麻疹:葫蘆茶鮮莖、葉50克。水煎服;或用鮮全草適量,水煎熏洗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治療鉤蟲病。取葫蘆茶全草半斤(干品),加水800ml,文火煎至25ml。分兩次于早晚空腹時服。治療276例,治愈(服藥 1劑,10天后大便鏡檢蟲卵陰轉)183例,無效93例。副作用少,僅個別病有惡心、嘔吐現象。

3 葫蘆茶的鑒別與應用

  葫蘆茶莖枝多折斷,基部木質,圓柱形,直徑約5mm,表面紅棕色至紅褐色;上部草質,具三樓,棱上疏被租毛。葉多皺縮卷曲,展平后呈卵狀矩圓形至披針形,長6-15cm,寬1-3.5cm;表面紅棕色,下面主脈上有毛,革質;葉柄長0.8-3.5cm,具闊翅;托葉有時可見,披針形,淡棕色。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扁平莢果,長2-5cm,有4-8個近方形莢節(jié),被毛。氣香,味微甘。

  蔓莖葫蘆茶葉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;莢果僅背、腹縫密生緣毛。均以葉多、干燥、色青帶紅、無粗梗者為佳。

顯微鑒別

  葫蘆茶莖橫切面:呈三角形。表皮細胞1列。皮層為4-5列類圖形薄壁細胞,棱角處有3-4列

  厚角細胞。中柱鞘纖維斷續(xù)成環(huán)。韌皮部狹窄,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。形成層成環(huán)。木質部占較大部位;木射線寬1-3列細胞;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徑向排列。髓部三角形。該品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。

  葉橫切面:上表面中央有尖突的棱脊,葉背中脈向外凸起。中脈維管束5個,下方3個較大,排成彎月形或連成槽狀,韌皮部在木質部下方,上方2個較小,韌皮部位于本質部之上。中柱鞘纖維成環(huán)。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。

  葉表面觀: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平直或波狀彎曲,氣孔及毛茸均較少。下表皮細胞垂周軸式。腺毛易見,腺頭3細胞,直徑15-20μm,腺柄2細胞。非腺毛百2種,一種為單細胞,長達14μm,基部直徑30-50μm,壁厚,表面有疣狀突起;加一種2-3細胞,長60-85μm,直徑為8μm,壁薄,頂端常彎曲呈鉤狀。

4 食用葫蘆茶的注意事項

  葫蘆茶清熱,利濕,消滯,殺蟲。治感冒,咽痛,肺病咳血,腸炎,痢疾,黃疸,風濕關節(jié)痛,鉤蟲病,妊娠嘔吐,小兒疳積,瘡疥。

  1、葫蘆茶治咽喉腫痛:葫蘆茶二兩。煎水含咽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2、葫蘆茶治肺病咳嗽出血:葫蘆茶干全草二兩半。清水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3、葫蘆茶治產后瘀血痛:鮮葫蘆茶全草五錢至一兩。杵爛,酌加米酒燉服。如用清水煎服,可治月經病。(《閩東本草》)

  4、葫蘆茶治暑季煩渴:葫蘆茶,煎成日常飲料,以代茶葉。能解暑清熱止渴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5、葫蘆茶治癰毒:葫蘆茶葉搗絨,取汁滴于傷口,每日二至三次,每次適量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  6、葫蘆茶治蕁麻疹:葫蘆茶鮮莖、葉一兩。水煎服;或用鮮全草適量,水煎熏洗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  1、治痢疾:葫蘆茶全草、細葉扯頭孟根各二至三兩。加雞蛋一個同煎,煎至雞蛋熟時,將蛋殼除去再煎,加生鹽調味,湯蛋同服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
  7、葫蘆茶治風濕性關節(jié)酸痛:葫蘆茶莖,每次二兩,合豬腳節(jié)燉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8、葫蘆茶治硬皮癥:葫蘆茶、拔膿膏(蕁麻科糯米藤)各等分,和食鹽搗爛敷患處。(《廣東省醫(yī)藥衛(wèi)生科技資料選編》)

  9、葫蘆茶治妊娠嘔吐:葫蘆茶一兩(干品)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(《全展選編•婦產科》)

  10、葫蘆茶療鉤蟲?。喝『J茶全草半斤(干品),加水800毫升,文火煎至250毫升。分兩次于早晚空腹時服。治療276例,治愈(服藥1劑,10天后大便鏡檢蟲卵陰轉)183例,無效93例。副作用少,僅個別病例有惡心、嘔吐現象。

  暫無特別要注意的事項。

5 葫蘆茶的種植技術

  葫蘆茶產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及云南。生于荒地或山地林緣,路旁,海拔1400米以下。印度、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、越南、老撾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。太平洋群島、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北部也有分布。

  灌木或亞灌木,莖直立,高1-2米。幼枝三棱形,棱上被疏短硬毛,老時漸變無。葉僅具單小葉;托葉披針形,長1.3-2厘米,有條紋;葉柄長1-3厘米,兩側有寬翅,翅寬4-8毫米,與葉同質;小葉紙質,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5.8-13厘米,寬1.1-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圓形或淺心形,上面無毛,下面中脈或側脈疏被短柔毛,側脈每邊8-14條,不達葉緣,葉下面網脈明顯??偁罨ㄐ蝽斏鸵干L15-30厘米,被貼伏絲狀毛和小鉤狀毛;花2-3朵簇生于每節(jié)上;苞片鉆形或狹三角形,長5-10毫米;花梗開花時長2-6毫米,結果時延長到5-8毫米,被小鉤狀毛和絲狀毛;花萼寬鐘形,長約3毫米,萼筒長1.5毫米,上部裂片三角形,先端微2裂或有時全緣,側裂片披針形,下部裂片線形;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,長5-6毫米,伸出萼外,旗瓣近圓形,先端凹入,翼瓣倒卵形,基部具耳,龍骨瓣鐮刀形,彎曲,瓣柄與瓣片近等長;雄蕊二體;子房被毛,有5-8胚珠,花柱無毛。莢果長2-5厘米,寬5毫米,全部密被黃色或白色糙伏毛,無網脈,腹縫線直,背縫線稍縊縮,有莢節(jié)5-8,莢節(jié)近方形;種子寬橢圓形或橢圓形,長2-3毫米,寬1.5-2.5毫米.花期6-10月,果期10-12月。

6 葫蘆茶功效與作用

  葫蘆茶為豆科山螞蝗屬植物。具備清熱解毒、消積利濕、殺蟲防腐等功效,可用于預防中暑,治療感冒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、腎炎等。海外僑胞稱”仙茶”,別名:剃刀柄、蟲草、金劍草、咸魚草、百勞舌、鯪鯉舌,鍬板茶,海外僑胞稱”仙茶”。牛蟲草、迫頸草、百勞舌、金劍草、螳螂草、田刀柄、釗板茶、咸魚草、麻草、鯪鯉舌、土豆、地馬莊、龍舌癀 。

  1、《嶺南草藥志》:"消暑,清熱,利尿。"

  2、《閩東本草》:"解肌達表,健脾開胃,潤肺生津,強筋骨,除風濕。"

  3、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清熱解暑,利水消滯,殺蟲防腐。制茶用于感冒發(fā)燒、咽喉腫痛,預防中暑;煎水治腎炎水腫,黃疸型肝炎,腸炎腹瀉。"

  4、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消食殺蟲,治小兒五疳,作茶飲。"

  5、《本草求原》:"退黃疸。"

  6、《嶺南采藥錄》:"瘡久有蟲,敷之。解熱毒,去疳積。""治勞傷吐血。"

  7、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殺蟲,清熱,止渴。治疝氣,疳積。煎水洗瘡疥,止痕癢。"

7 葫蘆茶簡介

  葫蘆茶,又名剃刀柄、蟲草、金劍草等,海外僑胞稱”仙茶”,為豆科山螞蝗屬植物。具備清熱解毒、消積利濕、殺蟲防腐等功效,可用于預防中暑,治療感冒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、腎炎等。

  灌木或亞灌木,莖直立,高1-2米。幼枝三棱形,棱上被疏短硬毛,老時漸變無。葉僅具單小葉;托葉披針形,長1.3-2厘米,有條紋;葉柄長1-3厘米,兩側有寬翅,翅寬4-8毫米,與葉同質;小葉紙質,狹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5.8-13厘米,寬1.1-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圓形或淺心形,上面無毛,下面中脈或側脈疏被短柔毛,側脈每邊8-14條,不達葉緣,葉下面網脈明顯??偁罨ㄐ蝽斏鸵干L15-30厘米,被貼伏絲狀毛和小鉤狀毛;花2-3朵簇生于每節(jié)上;苞片鉆形或狹三角形,長5-10毫米;花梗開花時長2-6毫米,結果時延長到5-8毫米,被小鉤狀毛和絲狀毛;花萼寬鐘形,長約3毫米,萼筒長1.5毫米,上部裂片三角形,先端微2裂或有時全緣,側裂片披針形,下部裂片線形;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,長5-6毫米,伸出萼外,旗瓣近圓形,先端凹入,翼瓣倒卵形,基部具耳,龍骨瓣鐮刀形,彎曲,瓣柄與瓣片近等長;雄蕊二體;子房被毛,有5-8胚珠,花柱無毛。莢果長2-5厘米,寬5毫米,全部密被黃色或白色糙伏毛,無網脈,腹縫線直,背縫線稍縊縮,有莢節(jié)5-8,莢節(jié)近方形;種子寬橢圓形或橢圓形,長2-3毫米,寬1.5-2.5毫米.花期6-10月,果期10-12月。

TAG: 葫蘆茶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