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甘遂的功效與作用_甘遂的種植技術(shù)_食用甘遂的注意事項

甘遂的功效與作用_甘遂的種植技術(shù)_食用甘遂的注意事項

時間:2024-08-05 04:53:02 瀏覽量:

1 甘遂的不良反應(yīng)

  甘遂含有大戟固醇等多種萜醇,其毒理類似巴豆酸和斑蝥素的作用,中毒潛伏期約30分鐘至2小時。能刺激腸道,增加腸蠕動,對粘膜有較強(qiáng)的刺激作用,引起炎癥、充血及蠕動增加,并有凝集、溶解紅細(xì)胞及麻痹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作用。

  不良反應(yīng):主要為中毒反應(yīng),表現(xiàn)為: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水樣大便、里急后重。同時產(chǎn)生頭痛、頭暈、心悸、血壓下降、脈搏細(xì)而弱、發(fā)紺、譫語、體溫下 降、脫水、昏迷、痙攣、呼吸困難、瞳孔散大,最后可由于呼吸、循環(huán)衰竭而導(dǎo)致死亡。

治療與解救

  用溫開水或1: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洗胃,再服通用解毒劑。

  靜脈輸入5%葡萄糖鹽水,防止失水過多,發(fā)生虛脫。

對癥治療:

  出現(xiàn)劇烈腹痛時,應(yīng)立即肌注硫酸阿托品O.5mg,若癥狀不能控制,可肌注嗎啡或哌替啶注射液。

  呼吸、循環(huán)衰竭時,給興奮劑或強(qiáng)心劑。

中藥治療:

  1、大青葉30g,黑豆15g,水煎至300ml,1次頓服。

  2、生綠豆30g,生大豆15g,黃柏6g,黃連6g,水煎2次合服,每2~3小時服1次,2次服完。連服3~5劑。

  3、腹瀉不止時,用人參9g,黃連6g,水煎服。

  4、甜桔梗30g,煎汁服。

  5、菖蒲汁200ml,或蘆根120g,煎湯服。

2 食用甘遂的注意事項

  甘遂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塊根,炮制后分醋甘遂,煮甘遂,煨甘遂,制甘遂,甘遂的功效是瀉水逐飲,破積通便,甘遂的作用是治水腫,腹水,大小便不通。

  性味:味苦、性寒、有毒

  歸經(jīng):脾經(jīng)、肺經(jīng)、腎經(jīng)、膀胱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、小腸經(jīng)

  功效:瀉水逐飲、破積通便

  主治:水腫、腹水、留飲結(jié)胸、癲癇、喘咳、大小便不通

  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,0.5-1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宜用炮制品。

  1、甘遂主治腹?jié)M浮腫,下水、留飲,破癥堅積聚,亦與大戟主治大同小異,但兼能消食,通利谷道,稍與大戟不同,則攻堅之力,殆尤為過之。所主疝瘕,蓋以濕熱壅結(jié)者言之,而寒氣凝滯之癥,非其所宜?!秳e錄》

  2、甘遂治風(fēng)痰迷心癲癇:甘遂二錢,研為末,放在豬心里??`緊,紙懈,煨熟。取藥出,加辰砂末一錢,分成四份。每服一份,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(diào)下。以大便下惡物為效,否則須再次服藥,此方名“遂心丹”。

  3、甘遂治小兒馬脾風(fēng)(風(fēng)熱喘促,悶亂不安):甘遂(包面中,煮過)一錢半、辰砂(水飛)二錢半、輕四化建設(shè)少許,共研為末。服時,先取少許漿不,滴入一為油,然后放藥末二、三分在油上。等藥下沉,去漿灌服。此方名“無價散”。

  4、甘遂治麻木疼痛:甘遂二兩、蓖麻子仁四兩、樟腦一兩,共搗作餅,貼患處。此方名“萬靈膏”。內(nèi)服甘草湯。

  5、甘遂消渴:甘遂(麩炒)半兩、黃連兩,共研細(xì),加蒸餅做成丸子,如綠豆大。每服二丸,薄荷湯送下。忌甘草。

  6、甘遂治痞癥(發(fā)熱、盜汗、胸背疼痛):甘遂包在面中,放漿水內(nèi)煮十沸,去面。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,研為末。大人每服三錢,小兒每服一錢,臨星時服,冷蜜水送睛。忌油膩魚肉。

用藥禁忌

  1、氣虛、陰傷、脾胃衰弱者及孕婦忌服甘遂。

  2、甘遂不宜與甘草、山藥同用。

3 甘遂的種植技術(shù)

  甘遂用種子繁殖,種子卵圓形,長2.4毫米,直徑1.5毫米,千粒重3.35克。其種子在室溫下袋藏會顯著降低發(fā)芽率,宜放在冰箱或干燥器內(nèi)貯藏。分直播或育苗移栽2種方法。

  1、直播 :按20~25厘米行距開1厘米深的淺溝,將種子均勻播在溝內(nèi),覆土、輕壓、澆水,以后視墑情澆水,半月左右出苗,每公頃用種15千克。

  2、育苗移栽 :第一年育苗,第二年春季移栽,移栽時將串狀根挖出,從根的細(xì)節(jié)處一節(jié)一節(jié)切開,切時不傷粗的部分,穴栽,行距20~25厘米,株距12厘米,覆土6厘米左右為宜。

  選地整地:按適種環(huán)境選好地塊,每公頃施廄肥或堆肥52500千克左右,深耕30厘米,耙細(xì)整平。

田間管理

  1、間苗 :苗高5~6厘米時間苗,保持株距12厘米;

  2、中耕除草 :生長期間要中耕除草,生長前期中耕要淺,生長后期逐步加深;

  3、追肥 :每年追肥2~3次,在幼苗期,每公頃施入糞尿15000千克左右,20天后再施入糞尿并施過磷酸鈣1500千克。第3次在1個月后施些草木灰、餅肥等,促進(jìn)長根;

  4、除花 :在開花時可摘除花蕾,以利根部的生長發(fā)育。

病蟲防治

  1、葉斑病

  初夏高溫季節(jié)時發(fā)生,嚴(yán)害為害時,葉片枯萎。防治方法:發(fā)病初期噴1:1:150倍波爾多液或克菌丹防治。

  2、地下害蟲

  主要有地老虎、螻蛄。按常規(guī)方法防治。

4 甘遂的功效與作用

  甘遂別名:主田、重澤、甘藁、陵藁、甘澤、苦澤、白澤、鬼丑、陵澤、腫手花根、九頭獅子草、化骨丹、腫手花、頭痛花、貓兒眼。

  苦甘,寒,有毒。

  《本經(jīng)》:味苦,寒。

  《別錄》:甘,大寒,有毒。

  《吳普本草》:神農(nóng)、桐君:苦,有毒。

  歸肺、腎、大腸經(jīng)。

  《得配本草》:入足少陰經(jīng)氣分。

  《本草新編》:入胃、脾、膀胱、大、小腸五經(jīng)。

  甘遂的功效與作用:瀉水逐飲;破積通便。主水腫;腹水;留飲結(jié)胸;癲癇;喘咳;大小便不通。用于水腫脹滿,胸腹積水,痰飲積聚,氣逆喘咳,二便不利。

  《本經(jīng)》:主大腹疝瘕,腹?jié)M,面目浮腫,留飲宿食,破癥堅積聚,利水谷道。

  《別錄》:下五水,散膀胱留熱,皮中痞,熱氣腫滿。

  《綱目》:瀉腎經(jīng)及隧道水濕,腳氣,陰囊腫墜,痰迷癲癇,噎膈痞塞。

  《藥性論》:能瀉十二種水疾,治心腹堅滿,下水,去痰水,主皮膚浮腫。

5 甘遂簡介

  甘遂多年生草本,高25-40cm。別名主田、重澤、甘藁、陵藁、甘澤、苦澤、白澤、鬼丑、陵澤、為大戟科大戟屬的植物,為中國的特有植物。分布于中國大陸的甘肅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河南等地,多生在低山坡、荒坡、沙地、田邊和路旁等,已由人工引種栽培??勺魉幱?。

  甘遂根細(xì)長,彎曲,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狀、指狀或長橢圓狀塊根,外表棕褐色。

  莖常從基部分枝,下部帶紫紅色,上部淡綠色。葉互生;無柄;葉片線狀披針形及狹披針形,長2-9cm,寬4-10mm,先端鈍,基部楔形,全緣。

  杯狀聚傘花序頂生,傘梗5-9,基部輪生葉長圓形或狹卵形,長1.5-2cm,寬8-9mm;每傘梗常再次分叉,細(xì)弱,長2-4cm;苞葉1對,三角狀卵形,長5-9mm,全緣。

  總苞陀螺形,長約2mm,先端4裂,裂片卵狀三角形,邊緣具白毛,腺體4,新月形,黃色,兩端有角,生于裂片之間的外緣;雄花8-13,每花具雄蕊1;雌花1,位于雄花中央,花柱3,分離,柱頭2裂。蒴果近球形,無毛,灰褐色,長約2mm。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(xué)習(xí)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(jìn)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