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銀柴胡的功效和作用_銀柴胡的食用方法_銀柴胡的價格

銀柴胡的功效和作用_銀柴胡的食用方法_銀柴胡的價格

時間:2024-08-06 21:38:33 瀏覽量:

1 銀柴胡的食用方法

  一進入秋季,有些人的皮膚過敏出現(xiàn)瘙癢,甚至出現(xiàn)片片紅斑,非常痛苦,這就是典型的過敏反應。這里介紹一個方子:防風、銀柴胡、烏梅、五味子各10克,水煎服,每日一劑,早晚服。

  這個方子治療過敏是比較對癥的。其中的防風用來驅(qū)散外邪,過敏性的疾病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看往往和風邪有關(guān),所以用防風辛散;烏梅和五味子都是酸味藥,酸味有收斂的作用,用在這里是安撫正氣,避免正氣抗邪過于劇烈;還有一味銀柴胡是清虛熱的藥物,過敏性疾病的特點是體內(nèi)平時就可能存在熱邪或濕邪。

  該方具體使用時還可根據(jù)情況取舍,如體內(nèi)濕邪明顯時,可加薏仁、土茯苓,癥狀在皮膚時可加浮萍、徐長卿、地膚子等,鼻炎癥狀明顯時加細辛、蒼耳子等。

2 銀柴胡的功效和作用

  銀柴胡,別名銀胡,山菜根,山馬踏菜根,牛肚根,沙參兒,白根子,土參,絲石竹,霞草,歐石頭花等,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銀柴胡的根。

  銀柴胡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花,縱皺紋。明顯,向下漸吳向左扭曲狀,疏具孔狀凹陷(細根痕),習稱“沙眼”。頂端根頭部略膨大,密集灰棕黃色、疣狀突起的莖痕及不育芽胞,習稱“珍珠盤”。質(zhì)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有裂隙;皮部甚薄,木部有黃、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(射線與木質(zhì)部束相間而致)。

  1.陰虛發(fā)熱。本品甘寒益陰,清熱涼血,退熱而不苦泄,理陰而不升騰,為退虛熱除骨蒸之常用藥。用于陰虛發(fā)熱,骨蒸勞熱,潮熱盜汗,多與地骨皮、青蒿、鱉甲同用,如清骨散(《證治準繩》)。

  2.疳積發(fā)熱。本品能清虛熱,消疳熱,故用治小兒食滯或蟲積所致的疳積發(fā)熱,腹部膨大,口渴消瘦,毛發(fā)焦枯等癥,常與胡黃連、雞內(nèi)金、使君子等藥同用,以共奏消積殺蟲,健脾療疳之效;亦可與梔子、人參、薄荷等同用,如柴胡清肝湯(《證治準繩》)。

3 銀柴胡的簡介

  銀柴胡是一種植物,它屬于石竹科繁縷屬。它的根部可以入藥,又被稱為銀胡。作為中藥材,它的功效是非常廣泛的,不但可以用來退虛熱,而且還可以抑菌呢。

  銀柴胡為石科植物銀柴胡的根。主產(chǎn)于西北部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原植物生長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縫中,喜溫暖或涼爽氣候,耐寒、忌水浸,以沙質(zhì)土壤最易生長。味甘、性微寒、歸肝、胃經(jīng)。功效退虛熱、清干熱。臨床用名銀柴胡。

  別名:銀胡、山菜根、山馬踏菜根、牛肚根、沙參兒、白根子、土參、銀夏柴胡。

  功效作用:清熱涼血。治虛勞骨蒸,陰虛久瘧,小兒疳熱羸瘦。

  英文名:RADIX STELLARIAE

  始載于:《本草綱目》

  毒性:無毒

  歸經(jīng):胃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

  藥性:寒

  藥味:甘

4 銀柴胡的價格

  銀柴胡呈類圓柱形,偶有分枝,長15~40cm,直徑0.5~2.5cm。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,有扭曲的縱皺紋及支根痕,多具孔穴狀或盤狀凹陷,習稱“砂眼”,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,根頭部略膨大,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、莖或根莖的殘基,習稱“珍珠盤”。質(zhì)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,較疏松,有裂隙,皮部甚薄,木部有黃、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。氣微,味甘。栽培品有分枝,下部多扭曲,直徑0.3~1.2cm。

  表面淺棕黃色或淺黃棕色,縱皺紋細膩明顯,細支根痕多呈點狀凹陷。根頭部有多數(shù)疣狀突起。幾無砂眼。折斷面質(zhì)地較緊密,幾無裂隙,略顯粉性,木部放射狀紋理不甚明顯。味微甜。

  皮層窄,為4-8列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;韌皮部篩管群明顯;形成層成環(huán);木質(zhì)部以達,導管略作放射狀排列,木射線寬至10余列細胞。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,尤以射線細胞中為多,尚可見草酸鈣簇晶及細小油滴狀物。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