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雞樅菌簡介

雞樅菌簡介

時間:2024-08-09 18:11:57 瀏覽量:

  雞樅菌,現(xiàn)有多種寫法:雞樅菌、雞縱菌、雞棕、雞棕菌、三八菇(遵義)、三大菇(川南)等。又稱傘把菇(云南、貴州、四川)、樅杠菌(川東北)、雞肉絲菇(臺灣、福建)、豆雞菇、白蟻菰、白蟻傘、黃雞樅(福建、廣東),粵北地區(qū)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,在攀枝花俗稱為三堂菌。還因發(fā)育程度和生長環(huán)境的不同,在出售雞樅菌的市場上,還有許多有趣的叫法。當?shù)厝税丫w呈白色的叫白皮雞樅,黃色的叫黃皮雞樅或反毛雞樅,帶黑色的叫青雞樅,灰色的稱黃草雞樅?,菌韜開裂、露出白色菌肉的稱花皮雞樅。雞樅菌是叢生性菌類,數(shù)朵相連著,謂之窩雞樅,偶爾散生者為散雞樅。有時數(shù)十朵至數(shù)百朵相連,又名火把雞樅或斗篷雞樅。其中,質(zhì)量最好的是蒜頭雞樅,次為開雞樅,再次為火把雞樅。四大名菌之一,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。

  雞樅菌肉厚肥碩,質(zhì)細絲白,味道鮮甜香脆。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,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、磷、核黃酸等物質(zhì)。雞樅的吃法很多,可以單料為菜、還能與蔬菜、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,可無論炒、炸、腌、煎、拌、燴、烤、燜,清蒸或做湯,其滋味都很鮮,為菌中之冠。雞樅僅西南、東南幾省及臺灣的一些地區(qū)出產(chǎn)。以貴州產(chǎn)得最多,四川攀西地區(qū)6-8月較多野生,云南與貴州交界處偶爾會出現(xiàn)。雞樅菌常見于針闊葉林中地上、荒地上和亂墳堆、包谷地中,基柄與白蟻巢相連,散生至群生。夏季高溫高濕,白蟻窩上先長出小白球菌,之后形成雞?子實體。

TAG: 雞棕菌
上一篇:黃皮的價格
下一篇:波士頓龍蝦的介紹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