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紫竹院二手房_紫竹院租房_紫竹院房價

紫竹院二手房_紫竹院租房_紫竹院房價

時間:2024-08-10 11:59:40 瀏覽量:

1 紫竹院價格

  紫竹院公園有計劃地植竹造景。逐漸形成以竹造景的山水園林。1971年后引進紫竹、筠竹等品種,至今有竹類50余品種40余萬株,遍布園內(nèi),形成70余處大小竹林。

  門票價格:免費

  開閉園時間:

  5月--9月:開園時間6:00,止票時間21:00,閉園時間22:00

  10月-4月:開園時間6:00,止票時間20:00,閉園時間21:00

  交通信息

  114、118、334、360、362、482、534、87、特5、運通104路紫竹院南門站,特18、特19、332、608、563、689、697、717、特4、特6、運通105、106、205路國家圖書館站。

  347、360快白石橋西站。

  362、534、運通110、944、374、482、特10路紫竹橋北站、萬壽寺站。

  323、374、394、658、74、運通103、108路紫竹橋南站、萬壽寺站。

  300、300快、特8、特8快紫竹橋站、萬壽寺站。

  地鐵4號線和地鐵9號線的國家圖書館站。

2 紫竹院景點

  綠毯詩韻

  公園東部是“綠毯詩韻”景區(qū)。林木茂密,碧草萋萋,“緣話竹君”、“萌亭報春”位于其內(nèi)。從整體布局上看,這里是全園的“序曲”。

  跨海東征

  這是一組以中國象棋文化為底蘊的園林雕塑。象棋在我國源遠流長,相互對壘,趣味無窮,其技雖小,其理至深,縱橫十、九路,滿盤皆春秋。據(jù)傳,象棋演義至今,有著名難解八大棋局,“跨海征東”是其中之一。在這個自然的松崗梅竹環(huán)繞中,以放大的立體棋局為中心,周圍配以其他七個小型平面棋局及棋盤,旨在宏揚象棋文化,供廣大棋藝愛好者參與,揣摩個中之奧妙,領(lǐng)略橘中之魅力,寓游于樂。

  簫聲醉月

  明月島上,山徑盤紆,林蘩竹茂。修篁藤蘿中構(gòu)“得月軒”、“步月廊”,其環(huán)抱之“天井”中置“玉女弄簫”雕塑。當(dāng)月朗星稀,游至于此,靜觀“簫女”,頓覺萬籟之音裊裊如煙,萬古無窮,故曰“簫聲醉月”。軒前片片紫葳,蓮紅白日,艷若云霞,曰“醉紅坡”。

  軒兩側(cè)竹徑可通,東為“荷花渡”,西為“問月樓”“簫聲醉月”。島上石徑盤紆,樹木蓊郁,翠竿繁蔭。在片片翠竹、紫薇、桃花中有“待月軒”、“步月廊”和古藤架組成的半圍合空間,中置簫女玉雕。島西湖濱是水榭“問月樓”。當(dāng)月夜降臨:登樓,水上有明月,水下明月浮。攀山,“步月廊”里聽鳳管,“待月軒”前看嬋娟。

  青蓮島

  周臨碧波蓮塘,有梅、蓮、虹三橋島外相連。島上松竹滴翠,花木欣榮。山頂“攬翠亭”可覽全園秀色。山前是賞竹、讀畫的“八宜軒”。軒內(nèi)壁嵌松竹佳句,柱懸八宜匾聯(lián)。信步石徑,有蓮臺為座,可賞荷納涼。“菡萏亭”四靈拱柱,懸有以竹喻勁節(jié),以荷喻清品的楹聯(lián)。“跨海征東”,本是中國象棋中八大難解棋局之一。以此為主題做成了園林雕塑,趣味無窮。

  明月島

  “明月島”在青蓮島之北,島上石徑盤桓,翠竿繁陰。在叢叢翠竹、紫薇、桃花的掩映著“簫聲醉月”、“待月軒”、“步月廊”一組建筑。“玉女弄簫”雕塑置于其中。月朗星稀,靜觀“簫女”,如簫聲在耳,遙想翩翩。東為“荷花渡”,西為“問月樓”。

  荷花渡

  紫竹院栽種荷花已有40多年的歷史,確有“接天蓮葉無窮碧”的景致?,F(xiàn)又在蓮湖中間開挖了一條長約800米的曲折航道,“荷花渡”因此得名。

  問月樓

  “問月樓”為一水榭,幽雅別致。湖西部有“報恩樓”、“紫竹垂釣”;南部有“澄碧山房”、“兒童樂園”。

  筠石苑

  筠石苑位于公園長河以北,地勢起伏,山環(huán)水抱,境域幽雅,植物布置精細(xì),亭廊建筑輕巧,是一處以欣賞松、竹、石為主的小園。有“清涼罨秀”、 “江南竹韻”、“竹深荷凈”、“友賢山館”、“綠云軒”、“斑竹麓”、“翠池”、“夢溪”等景點。

  江南竹韻

  江南竹韻是一處以竹石造景的“沉園”。門外孤石點題,門內(nèi)松竹障目。山泉穿石飛瀉,斑竹破隙而生,曰“云夢湘妃”。

  友賢山館

  黛瓦棕柱粉百墻,飛檐翼翹花漏窗,在這里游客可以觀賞到各種品種竹,還可以在“友賢山館”參觀竹文化展覽。斑竹麓深谷曲折幽靜,北通知弈廬,南達河靜湖。山頂長松蔥郁,山麓斑竹凝翠。南端的娥皇、女英雕塑俏立于岸,倒影于湖,好像在訴說著斑竹的古老傳說。

  八宜軒

  八宜軒位于紫竹院公園青蓮島南側(cè),前臨鑒荷塘,后依萬簇翠竿,東西與“蓮”“梅”二橋相連,占地2500平方米,它的設(shè)計與構(gòu)思可以說獨具匠心。“竹韻石”“八宜軒”“青蓮臺”相依相訴,移云覆翠中置竹韻景石刻字讀畫。“竹韻石”上刻風(fēng)竹、雨竹、霜竹、雪竹圖畫及詩文,預(yù)示人們欣賞一年四季竹景之異,風(fēng)雪雨霜之殊的時態(tài)竹子景觀及竹文化內(nèi)涵,富“畫境”于“生境”之中。八宜軒座北朝南卷棚歇山,內(nèi)嵌詠竹佳句,外懸頌景匾聯(lián),軒前青石板鋪地,中有日月石,筍劍云舉穿天,象征四季八節(jié),倒置6米高劍石3塊,循磴塘畔,湖邊青蓮臺由24塊蓮瓣形青白石組成。游人在此小憩,荷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消暑納涼,可使人體味到“竹翠舒新綠,風(fēng)荷遞暗香”的意境,深得古之幽情。

3 紫竹院歷史

  紫竹院一帶,昔日曾有多處優(yōu)美景觀。曾是高梁河的發(fā)源地,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。金代大定二十七年(1159年)以后,以往上游開挖河道,增辟水源,此地就成了一個蓄水湖。流經(jīng)園內(nèi)的南長河,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,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(即今長河),蓄引玉泉山水為湖;廣源閘則是通惠河上游的頭閘。明代,為使帝后龍舟不受廣源閘所阻直駛西郊,就在南長河的南岸開鑿一條河汊子,以利大船往來,紫竹院園址就是當(dāng)時繞行御舟的河汊子“別港”。

  明代萬歷五年(1577),在湖北岸興建紫竹院廟宇,為萬壽寺的下院。清代這一帶設(shè)有行宮和碼頭,皇室人員乘船去頤和園經(jīng)過這里。清乾隆年間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鄉(xiāng)風(fēng)光的蘆花渡,俗名“小蘇州蘆花蕩”,還將南岸明代所修萬壽寺下院,更名為“紫竹禪院”。 另在寺西側(cè)修行宮,原有匾為“福蔭紫竹院”。紫竹院由此得名。光緒年間重修。1900年遭“八國聯(lián)軍”洗劫,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觀基本荒廢。新中國成立后進行全面整修,1953年3月至7月完成挖湖堆山、修閘和筑環(huán)湖路工程,1954年完成公園綠化及公共設(shè)施建設(shè),并對外開放,定名紫竹院公園。此后,開辟第二水源 “雙紫渠”,再度深挖紫竹湖和逐步興建新景觀,至1987年“筠石苑”等景區(qū)建成,始成現(xiàn)有格局。

4 紫竹院怎么樣

  紫竹院公園(The Black Bamboopark)位于北京首都體育館西側(cè)。北面與北京舞蹈學(xué)院很近,東面與國家圖書館很近,地鐵9號線,地鐵4號線到達國家圖書館站。古時紫竹院這里原是一片低洼的濕地,元代郭守敬在高梁河上游開挖長河時,形成蓄水湖,成為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。明清時期湖邊曾建“福蔭紫竹院”,后已破敗。1953年建為公園,仍以“紫竹院”名之。

  紫竹院公園占地47.35萬平方米,其中水面18.9萬平方米,水面約占三分之一。南長河、雙紫渠穿園而過,形成“三湖兩島一堤”的基本格局,是一座翠涌芳島,篁映碧波,以竹取勝,以竹為景的自然山水園林。分為綠毯詩韻、青蓮島、明月島、筠石苑等景一片蓄水湖,公元三世紀(jì)時,這里是高梁河的發(fā)源地,系燕京水源之一。明代萬歷五年(1577年),在湖北岸興建紫竹院廟宇,為萬壽寺的下院。全園占地47.35公頃,其中水面占18.9公頃。園中有大小湖泊三個,兩座小島,五座拱橋把湖、島、岸連在一起,橋、廊、亭、榭,點綴其間,紫竹院公園以竹景取勝。過去傳說觀音菩薩居住在南海紫竹林,這里一建有供奉觀音的寺廟而得名。共栽有10余種竹子,16萬余株,成為一座以水景為主,以竹景取勝,深具江南園林特色的大型公園。 1999年開通的京城到頤和園水上旅游線,這里是必經(jīng)之路。 健身旅游賞景的好地方。景點級別:AAAA

TAG: 紫竹院
上一篇:馬術(shù)簡介
下一篇:工藝葫蘆簡介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(xué)習(xí)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