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野山參簡介

野山參簡介

時間:2024-08-10 14:48:52 瀏覽量:

  野山參由鳥獸傳播種子。生長在喬木,灌木、雜草組成的針闊葉混交的森林中。分布于北緯33度—48度之間,主要產(chǎn)自,由多到少依次為:俄羅斯、中國長白山脈和朝鮮。

  根據(jù)《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(zhì)量GB/T 18765-2008》國家標準,將野山參定為3個等8個級別,基本要求為:鮮野山參、生曬野山參,任何部位不得粘接,體內(nèi)無異物,體不得做紋。

  其中等級要求由外觀的五項區(qū)分,分別是:蘆、艼、體、紋、須?!√J:主根上部的根莖。有三節(jié)蘆、圓蘆、堆花蘆等之分。

  艼::蘆上生長的不定根,有棗核艼、毛毛艼、艼變之分。

  體: 即主根,皮為黃褐色或灰黃色,斷面呈黃白色。有靈體、疙瘩體、順體、過梁體、笨體、橫體之分。

  紋::在主根肩部有細而深的環(huán)紋。

  須: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,須根細長,柔韌性強,有彈性、有珍珠點。

  野山參分為八等。

  1~4等標準:主根粗短呈橫靈體,支根八字分開,“五形”全美(蘆、艼、紋、體、須相稱),有圓蘆,艼中間豐滿,形似棗核,皮緊細,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。須根清疏而長,須堅韌,有明顯的珍珠疙瘩。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,斷面白色,味甘、微苦,“艼帽”不超過主根重量的25%。無疤痕、雜質(zhì)、蟲蛀、霉變。單支重量一等100克以上;二等55克以上;三等32.5克以上;四等20克以上。

  5~8等標準:根部呈橫靈體或順體,有圓蘆,皮緊細,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。須根清疏而長。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,斷面白色。味甘、微苦。無雜質(zhì)、蟲蛀、霉變。五等,棗核艼及珍珠疙瘩明顯,艼帽重量不超過主根重量40%,單枝重12.5克以上;六等,主根可見畸形,棗核艼明顯,艼帽不大,單支重6.5克以上;七等,主根可見畸形,單枝重4克以上;八等,主根可見畸形,單枝重2克以上或有蘆、須不全。

TAG: 野山參
上一篇:血蚶簡介
下一篇:蟹爪蘭的介紹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