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什么以史為鑒

什么以史為鑒

時間:2024-11-30 04:42:13 瀏覽量:

答:(一)以史為鑒,漢語成語,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尚書》論證“以周代商”的合法性時,意為以古代的人、事作為當今人、事的借鏡。

(二)“以史為鑒”的意識,早在《尚書》論證“以周代商”的合法性時就出現(xiàn)了,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蕩》則明確有“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”的說法。

(1)晉·葛洪《抱樸子》指出,“前事不忘,將來之鑒也”。

(2)唐太宗將史書的功能明定為“覽前王之得失,為在身之龜鏡”。

(3)司馬光主編《資治通鑒》,為的是鑒前世之興衰,考當今之得失,而“有資于治道”。

(4)歐陽修等人所編《新唐書》指出:“以銅為鑒,可正衣冠;以古為鑒,可知興替;以人為鑒,可明得失。”。

TAG: 以史為鑒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