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求兩篇關于取長補短的小故事

求兩篇關于取長補短的小故事

時間:2024-11-30 04:51:18 瀏覽量:

故事一,狼狽為奸。

狼狽為奸現(xiàn)在用來形容那些干壞事的人,但是這個成語的來源其實是一個取長補短的故事。狼與狽曾經是農民最害怕的動物,其實狼沒有智慧謀略,只善于奔跑;而狽雖然狡詐但腿短,單獨行動一定會被抓到。所以,狼和狽就一起行動。因為狼擁有敏捷的身姿和速度,狽擁有過人的智謀,狼把狽馱在身上,狽告訴狼行動計劃,然后一起出擊,等農民發(fā)現(xiàn)時,狼就馱著狽飛快逃走。久而久之,農民害怕他們兩個,所以才有了成語狼狽為奸。可這也恰巧是“取人之長,補己之短”的合作精神。

故事二,螞蟻與大象的故事。

大象和螞蟻發(fā)生了一場爭論,他倆都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。大象指著一棵大樹對螞蟻說:“你能拔起這棵樹嗎?”螞蟻無能為力,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。螞蟻走到一片草葉前,對大象說:“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?”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卷起地上的草葉,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松自如地走動。最后,他們請?zhí)焐駚碓u判。天神聽了他們各自訴說的理由,也無法判斷誰的力氣大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各有所長,對待別人的優(yōu)缺點要取長補短。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