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什么是西洋鏡

什么是西洋鏡

時間:2025-01-12 16:56:19 瀏覽量:

西洋鏡,又名拉洋片,是早年民間雜耍之一,屬江湖行當“金批彩掛”中的“掛”行。

三百六十行,行行有源流。據(jù)考證,西洋鏡是清代中期南京人發(fā)明的,因所用凸鏡和畫片是從外國進口的,故名。清道光十年(1830年)顧祿《清嘉錄》卷1記載:“江寧(今南京)人造方圓木匣,中綴花樹禽魚神怪秘戲之類,外開圓孔,蒙以五色玳瑁(玻璃),一目窺之,障小為大,謂之西洋鏡?!?/p>

西洋鏡的意思是:

1、偽裝被揭露。

例:騙局被揭穿了,叫“拆穿西洋鏡”。

2、比喻新奇或意想不到的東西。

3、討便宜。

4、亦作“ 西洋景 ”。民間一種供娛樂用的裝置,匣子里裝著畫片,匣子上有放大鏡,可見放大的畫面。因最初畫片多西洋畫,故名。讀音: [ xī yáng jìng ]由來:

1.西洋鏡,上海人叫“西洋鏡”,洋人叫“peep show”,北方人叫“拉洋片”。又作“西洋景”。

2.說的舊時西洋(歐美)傳入我國的一種逗樂裝置,因根據(jù)光學原理要暗箱操作,所以顯的有些神秘,而一旦打開后,里面不過是幾張圖片而已,也就一點不稀奇了。

3.舊時上海的弄堂口,經(jīng)常有放西洋鏡人的身影。

小孩們圍著一個大箱子,箱子的一邊有幾個小洞,供眼睛湊上去看。

花二分錢,或用喝剩的藥水瓶替錢,就可以看十個之內的圖片了。

這玩意比電影更早流入中國,而里邊又都是些外國的風俗人情。擴展資料英文翻譯:(fig.) hanky-panky; (old) peep show; trickery出處:

5.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鏡,而我的感情卻終于被它壓服著。”

西洋鏡 一種民間的游戲器具,匣子里面裝著畫片兒,匣子上放有放大鏡,可以看放大的畫面。 因為最初畫片多是西洋畫,所以叫西洋鏡。 因為西洋鏡根據(jù)光學原理要暗箱操作,所以顯的有些神秘,而一旦打開后,里面不過是幾張圖片而已,也就一點不稀奇了。

舊上海的弄堂口,經(jīng)常有放西洋鏡人的身影。小孩們圍著一個大箱子,箱子的一邊有幾個小洞,供眼睛湊上去看。

花二分錢,或用喝剩的藥水瓶替錢,就可以看十個之內的圖片了。

這玩意比電影更早流入中國,而里邊又都是些外國的風俗人情,上海人就稱之為西洋鏡,在北方叫拉洋片, 又稱西洋景。延伸含義 比喻借以騙人的拙劣可笑的偽裝。 “西洋鏡”在滬語里有兩個用處:“阿拉去看西洋鏡”指的是去看熱鬧和新鮮事物,而這是絕不花錢的。要花錢的就不是,如看戲、看電影、看丈母娘、甚至看病人。

還有一個就是用來拆的,騙局被揭穿了就叫“拆穿西洋鏡”。

TAG: 西洋鏡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