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發(fā)奮圖強的古詩

發(fā)奮圖強的古詩

時間:2024-11-30 08:49:01 瀏覽量:

有關發(fā)憤圖強的古詩:“清代鄭燮《竹石》: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巖中。

千磨萬擊還堅韌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黃檗禪師《上堂開示頌》:不經(jīng)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?!?/p>

發(fā)奮圖強有關的古詩,例如:

1.《勤學》

宋代·汪洙

學向勤中得,螢窗萬卷書。

三冬今足用,誰笑腹空虛。

2.《勸學》

唐代·顏真卿

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讀書時。

黑發(fā)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。

3、《勸學詩》

宋代·朱熹

少年易老學難成,一寸光陰不可輕。

未覺池塘春草夢,階前梧葉已秋聲。

《書憤五首·其一》:少年擊劍更吹簫,劍氣簫心一例消。誰分蒼涼歸棹后,萬千哀樂集今朝。

《過零丁洋》: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
《題西林壁》: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《己亥雜詩·其一百二十五》:少年無福過闕里,中年著書復求仕。仕幸不成書幸成,乃敢齋祓告孔子。

因為古代文人墨客都非常崇尚發(fā)奮圖強的精神,他們以此為榜樣來激勵自身,同時也是給后人的啟示。

《登高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篇之一,其主旨就是發(fā)奮向上,昂首登高,親身感受偉大自然的壯麗與偉大;《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》是林則徐的“赴湯蹈火”的名言,強調在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時刻,每個人都應該把責任和擔當擺在第一位,勇敢承擔,不畏犧牲,為國捐軀。

這些詩篇都表現(xiàn)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發(fā)奮圖強精神,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示和借鑒。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