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及答案

蜀道難理解性默寫及答案

時間:2025-02-07 10:39:22 瀏覽量:

1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一唱三嘆,點明主題的詩句是“ 蜀道之難 , 難于上青天 ”。

2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、蜀之間少有往來的詩句是“ 爾來四萬八千歲 , 不與秦塞通人煙 ”。

3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,如引用“五丁開山”一神話的句子是“地崩山摧壯士死,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”。

4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用動物“鶴”“猿”的行為、心理來襯托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是“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, 猿猱欲度愁攀援 ”。

5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運用夸張手法,通過描寫用手觸摸星宿、穿過天上的星星來凸顯蜀山之高峻的句子是“ 捫參歷井仰脅息 , 以手撫膺坐長嘆 ”。

6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用“ 但見悲鳥號古木 ,

雄飛雌從繞林間。 又聞子規(guī)啼夜月, 愁空山 ”為我們渲染了蜀道上悲慘空寂的環(huán)境氣氛。

7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通過寫“峰”“松”來烘托出山勢高險的語句是“ 連峰去天不盈尺 , 枯松倒掛倚絕壁 ”。

8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用“ 飛湍瀑流爭喧豗 , 砯崖轉(zhuǎn)石萬壑雷 ”寫出水石激蕩、山谷如雷般轟鳴的場景。

9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“劍閣崢嶸而崔嵬(wéi),一夫當關(guān),萬夫莫開”。

10、描述蜀道的開鑿過程的句子是“地崩山摧壯士死,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”。

11、用夸張的手法寫蜀道高與天齊,險似絕壁的句子是“連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掛倚絕壁”。

12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開篇以蜀地方言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(diào)的句子是“噫吁嚱!危乎高哉!”

13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“爾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 ”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。之所以如此,就是因為“西當太白有鳥道,可以橫絕峨眉巔” 。

14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運用神話、夸張、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有“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,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,猿猱欲度愁攀援”真是“物猶如此,人何以堪”!——那山有多高呢?不言而喻了!

15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、惶恐的神情,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的句子是“捫(mén)參(shēn)歷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嘆”。

16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“但見悲鳥號(háo)古木,雄飛雌從繞林間。又聞子規(guī)啼夜月,愁空山”為我們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、蒼涼的環(huán)境氣氛,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“蜀道之難,難于上青天”之情狀。

17、《蜀道難》寫水石激蕩,山谷空鳴的場景的句子是“飛湍瀑流爭喧豗,砯崖轉(zhuǎn)石萬壑雷?!?/p>

18、《蜀道難》中,詩人李白在感嘆蜀道之高時,用襯托手法,生動暗示行人入蜀艱難的詩句是“黃鶴之飛尚不得過,猿猱欲度愁攀援”。

19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,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。詩人先用“連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掛倚絕壁”托出山勢的高險,然后由靜而動,“飛湍瀑(pù)流爭喧豗(huī),砯(pīng)崖轉(zhuǎn)石萬壑雷”寫出水石激蕩、山谷空鳴的場景。

20、李白在《蜀道難》一詩中,化用西晉張載《劍閣銘》中“形勝之地,匪親勿居”語句的句子是“一夫當關(guān),萬夫莫開。所守或匪(fēi)親,化為狼與豺”,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(guān)切。

21、從李白《蜀道難》一詩中“蜀道之難,難于上青天,側(cè)身西望長咨(zī)嗟”的長嘆中,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(yè)難成的一聲嘆息。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(quán)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