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黃藤的功效與作用_黃藤的種植技術_食用黃藤的注意事項

黃藤的功效與作用_黃藤的種植技術_食用黃藤的注意事項

時間:2024-08-02 20:58:24 瀏覽量:

1 黃藤價格

  黃藤多年生植物,葉羽狀全裂,葉柄背面凸起,上面具密集的常常是合生的短直刺。

  1、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:取黃藤1斤,加水5斤,煮沸半小時。每次服煎液1-3匙,每日2次。也可摘鼻噴喉。有一定預防作用。

  2、治療瘤型麻風反應:將黃藤根制成20%的黃藤露。第1天服一次50ml,第2天加至100ml,分2次服。10天為一療程。一般服2個療程,重者3個療程。治療13例,麻風反應均消失,僅1例于3個月后復發(fā)。初步觀察,對結(jié)節(jié)紅斑效果最為顯著,一般5天左右即可消退、脫皮;對神經(jīng)痛在7天內(nèi)亦可減輕或消失。此外,還能使病人食欲增加,睡眠轉(zhuǎn)好,精神欣慰和降低細菌指數(shù)等作用。黃藤的每日劑量應控制在生藥20g左右(極量不超過生藥30g),一般只有口腔干燥,四肢末端發(fā)脹等副作用,無需藥物處理,只要注意補充水分和休息即可自行消失。如服用過量可出現(xiàn)中毒反應。

  3、其他:取黃藤0.5斤,加水5斤煮沸15分鐘,過濾。用于洗滌傷口,有防止發(fā)炎化膿的作用。

2 黃藤的鑒別與應用

  黃藤呈長圓柱形,稍扭曲,直徑0.6~3cm。表面灰褐色至黃棕色,粗糙,有縱溝和橫裂紋,老莖外皮較易剝落。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折斷時可見大量粉塵飛揚,斷面不整齊,黃色,具纖維性,有棕黃色與黃棕色相間排列的放射狀紋理,導管呈細孔狀,木質(zhì)部有時具裂隙,中心多為枯黃棕色或空腔。氣微,味苦。

  黃藤粉末淡黃色。導管為網(wǎng)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,多破碎,完整者直徑至150μm。木栓細胞黃棕色,表面觀類多角形,有的壁木化增厚似石細胞。木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,壁增厚,具緣紋孔稀疏。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,類方形或多角形,直徑40~120μm,壁厚,層紋、孔溝明顯,有的胞腔內(nèi)含棕色物。木射線細胞長方形,紋孔較明顯。草酸鈣方晶直徑20~40μm。淀粉粒多為復粒,由2~5分粒組成。

3 食用黃藤的注意事項

  黃藤為防己科植物黃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.的干燥藤莖。秋、冬二季采收,切段,曬干。

黃藤的功效與作用:

  清熱解毒;利濕。主急性扁桃體炎,咽喉炎,上呼吸道感染;結(jié)膜炎;黃疸;胃腸炎;痢疾;小兒消化不良;飲食中毒;輸卵管炎;急慢性子宮內(nèi)膜炎;急性盆腔炎;陰道炎;瘡癤;燒燙傷。治飲食中毒,熱郁便秘,痢疾,傳染性肝炎,瘡癰,赤眼,咽喉腫痛。

  《綱目》:治飲食中毒,利小便,煮汁頻服。

  《陸川本草》:瀉熱解毒,通便,去水毒,消腫。治熱郁便秘,痢疾,石水,瘡癰,天泡瘡,赤眼。

  《廣西中藥志》:治陽黃,槍炮傷,燙傷。

  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煎水服治發(fā)熱頭痛;磨碎敷疔瘡。

  《廣西中草藥》:清心火,利小便。治痢疾,急性胃腸炎,急性扁桃體炎,咽喉炎,結(jié)膜炎,肺結(jié)核,瘡癤,湯火傷;可預防流腦。

  脾胃虛寒者慎服。

4 黃藤的種植技術

  黃藤產(chǎn)區(qū)小規(guī)范育苗造林,可隨時采集成熟種子播種育苗大。大規(guī)模育苗,最適采種期11~12月。黃藤果皮堅硬,膠質(zhì)鞣韌的果肉包骨質(zhì)堅實種子,種胚細小易喪失活力、采種后應及時處理以防霉變而喪失發(fā)芽力。種實處理方法,先用錘輕擊果實,去皮脫肉后把種子浸泡于水中摻沙揉擦,除凈粘附于種子的殘留果肉和種子的外膠質(zhì)層,洗凈陰干,切忌暴曬。多年的經(jīng)驗表明,優(yōu)良的種子質(zhì)量指標:凈度97.7%,千粒重1500~1700g,種子安全含水量29%~31%,沙床發(fā)芽率65%~85%,成苗率90%~95%。

  沙床催芽安全可靠,費用低,效果好,適于大規(guī)模育苗。冬季采集種子,氣溫低,種子處于休眠狀態(tài),更宜采用沙床催芽。沙床催芽方法:選用潔凈河沙,做成寬80厘米、高15厘米的沙床,把種子均勻撒于床面,播種量1.5~2.0kg/m2,播后用木板輕壓種子入沙,覆薄沙0.5~25厘米,架搭避雨棚。每日臨水保濕。11月采集種子隨即播種,翌年3月陸續(xù)發(fā)芽,4~5月即可分批移植。適地植藤。

5 黃藤的功效與作用

  黃藤為防己科植物黃藤的干燥藤莖,黃藤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便的功效,黃藤別名黃蓮藤、大黃藤、土黃連、藤黃連、黃連藤、伸筋藤、山大王,體質(zhì)虛寒者忌用黃藤。

  中文名:黃藤

  別名:土黃連、藤黃連、黃連藤、伸筋藤、山大王、大黃藤。

  處方名:黃藤、黃蓮藤、大黃藤等

  商品名:黃藤、黃蓮藤,

  性味:甘苦,寒,有毒。

  歸經(jīng):入心、肝二經(jīng)。

  功效:清熱,解毒,利尿,通便。

  主治:飲食中毒,熱郁便秘,痢疾,傳染性肝炎,瘡癰,赤眼,咽喉腫痛。

  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2~4錢。外用:磨汁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來源:為防己科植物黃藤的干燥藤莖。

黃藤的作用:

  黃藤能清熱,解毒,利尿,通便。治飲食中毒,熱郁便秘,痢疾,傳染性肝炎,瘡癰,赤眼,咽喉腫痛。

  1、黃藤治天泡瘡:黃藤五錢,山東管五錢。共研末,開茶油調(diào)涂患處。(《陸川本草》)

  2、黃藤治傳染性肝炎:黃藤一至二兩,酸咪咪(大葉酸漿草)五錢。煮豬骨或雞肉服,也可蒸甜酒服。(廣西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處方集》)

  3、黃藤瀉熱解毒,通便,去水毒,消腫。治熱郁便秘,痢疾,石水,瘡癰,天泡瘡,赤眼。《陸川本草》

  4、黃藤清心火,利小便。治痢疾,急性胃腸炎,急性扁桃體炎,咽喉炎,結(jié)膜炎,肺結(jié)核,瘡癤,湯火傷;可預防流腦。《廣西中草藥》

  5、黃藤治陽黃,槍炮傷,燙傷。《廣西中藥志》

  6、黃藤煎水服治發(fā)熱頭痛;磨碎敷疔瘡?!吨袊幹矆D鑒》

6 黃藤簡介

  黃藤多年生植物,可用藥,廣東東南部、香港、海南及廣西西南部,云南西雙版納有栽培。種子繁殖。果球形,較大,暗草黃色,被具直刺、舟狀佛焰苞所包被,具觀賞價值;藤莖質(zhì)地中上等,可供編織。

  莖初時直立,后攀援。葉羽狀全裂,羽片部分長1~2.5米,頂端延伸為具爪狀刺的纖鞭;葉軸下部的上面密生直刺;葉軸背面沿中央具單生的向上部為2~5個合生的刺而在頂端的纖鞭則具半輪生的爪,葉柄背面凸起,具稀疏的刺,上面具密集的常常是合生的短直刺;葉鞘具囊狀凸起,被早落的紅褐色的鱗秕狀物和許多細長、扁平、成輪狀排列的長約2.5厘米的刺,大刺之間著生許多較小的針狀刺。羽片多,等距排列,稍密集,兩面綠色,線狀劍形,先端極漸尖為鉆狀和具剛毛狀的尖,長30~45厘米,寬1.3~1.8厘米,具3(-5)條肋脈,上面具剛毛,背面僅中肋具稀疏剛毛,邊緣具細密的纖毛。

  雌雄異株?;ㄐ蛑绷?,開花前為佛焰苞包著,呈紡錘形,并具短喙,長約25~30厘米,外面的佛焰苞舟狀,兩端幾乎均勻地漸狹,上面具長短不一的平扁的、常常是片狀的三角形漸尖的直刺,里面的佛焰苞少刺或無刺;開花結(jié)果后佛焰苞脫落;花序分枝上的二級佛焰苞及小佛焰苞均為苞片狀,闊卵形,漸尖;雄花序上的小穗軸密集,長約3厘米,花密集,雄花長圓狀卵形,長5毫米,花萼杯狀,淺3齒,花冠3裂,約2倍長于花萼,總苞淺杯狀;雌花序的小穗軸長2-4厘米,明顯之字形曲折,每側(cè)有4-7朵花;總苞托苞片狀,包著總苞的基部,總苞為稍深杯狀;中性花的小窠稍凹陷,呈明顯半圓形;果被平扁;花冠裂片2倍長于花萼,披針形,稍急尖。果球形,直徑1.7-2厘米,頂端具短粗的喙,鱗片18~20縱列,中央有寬的溝槽,具光澤,暗草黃色,具稍淡的邊緣和較暗的內(nèi)緣線。種子近球形,壓扁,胚乳深嚼爛狀,胚近基生。花期5月,果期6~10月。

TAG: 黃藤

© 轉(zhuǎn)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(nèi)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內(nèi)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