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裝修知識 > 三棱的功效與作用_三棱的種植技術_食用三棱的注意事項

三棱的功效與作用_三棱的種植技術_食用三棱的注意事項

時間:2024-08-04 11:11:59 瀏覽量:

1 食用三棱的注意事項

  三棱的藥用價值比較高,如今人們也將其制成藥膳食用,在食用上三棱有哪些注意事項?

  古書記載,三棱在食用時有相應的注意事項?!侗静萁浭琛罚喝?,從血藥則治血,從氣藥則治氣。老癖癥瘕積聚結塊,未有不由血瘀、氣結、食停所致,苦能泄而辛能散,甘能和而入脾,血屬陰而有形,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也。潔古謂其能瀉真氣,真氣虛者勿用,此見諦之言也。故凡用以消導,必資人參、芍藥、地黃之力,而后可以無弊,觀東垣五積方皆有人參,意可知矣。綜上所訴,為了發(fā)揮三棱的功效,在食用的時候可以加入人參、芍藥、地黃。

  在常規(guī)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。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。劑量9g以上可能會有腹脹、惡心的不適反應。 超過常規(guī)劑量可能有明顯的消化道反應。只有情況特殊,在常規(guī)劑量的基礎上,劑量逐漸增大,并且觀察到沒有不適反應者,才可以大劑量使用。對有出血傾向者,用三棱可能會引起出血,甚至大出血。子宮肌瘤患者使用本藥不當能引起大出血。三棱用于宮外孕血腫包塊者,不宜用于休克型和不穩(wěn)定型的宮外孕早期病人。

2 三棱的鑒別與應用

  三棱煮汁作羹粥,給乳母吃,每天再給小兒食用紅棗,小兒新生百日及十歲以下,無問癰熱痃癖等皆理之。但是如何鑒別三棱?

  三棱橫切面顯示皮層為通氣組織,薄壁細胞不規(guī)則形細胞間有大的腔隙;內皮層細胞排列緊密。中柱薄壁細胞類圓形,壁略厚,內含淀粉粒;維管束外韌型及周木型,散在,導管非木化。皮層及中柱均散有分泌細胞,內含棕紅色分泌物。

  三棱與莪術經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較,在鑒別上兩者都具有行氣破血之功,但三棱苦平,破血中之氣,破血的力量優(yōu)于破氣;莪術辛溫,破氣中之血,破氣的力量大于破血。故三棱軟堅散結、削除老塊堅痞的功效優(yōu)于莪術,而莪術行氣破血、散瘀消積的功力優(yōu)于三棱。

  在應用上,可以和以下藥材進行搭配。搭配黨參:三棱破血祛瘀,黨參補中益氣,兩藥合用,破中有補,治血瘀、癥瘕屬體虛者。搭配莪術:二者均有破血祛瘀、行氣止痛之功。但三棱破血之力大于莪術,莪術破氣之力大于三棱,兩藥合用,則功力倍增,散一切血瘀氣結。搭配半夏:三棱破血祛瘀,消積和胃,半夏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兩藥合用,治療胸脅脹滿、食積痰阻、癥瘕積聚、惡心不思飲食等證。

3 三棱的種植技術

  三棱,塊莖可入藥,具有破血,消積,行氣,止痛等功效。接下來介紹其種植技術:

  三棱喜暖濕潤氣候,宜在向陽、低濕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三棱對土壤要求不嚴,因此可以栽種在溝渠、池塘的淺水處。栽培技術用塊莖繁殖,冬季收獲的塊莖,放于客中貯藏,翌春用貯存的塊莖或臨時挖取的塊莖為繁殖材料,按30cm開穴、深約10cm,每穴平放塊莖2-3個,栽后澆灌清水,經常保持有水。

  苗出齊后,須經常拔除雜草;生長期中追肥2次,夯苗后追肥1次,以人畜糞水為主,也可施用硫酸銨,5-6月進行第2次追肥,先撤施草木灰或圈肥及過磷酸鈣,施后中耕薅到土里,并實行淺水灌溉,切忌斷水干旱。

  三棱移栽后的生長期內,隨苗高掌握水的深度,栽后2個月內必需有充足的水量,其后可時有時斷,以利曬田提高地溫,促進生長,但水深不能沒頂,以免造成苗株死亡。

  地上莖枯黃的即可采收,挖前l(fā)O-15天排水晾地。割去地上莖葉,留lO-15cm茬,用锨挖或拔出,根莖用三棱葉蓋好,以防風干,曬干不易去皮。刀刮去皮,將毛根里皮刮至呈粉白色處為度。曬干,曬時夜間不能被露水淋,以免變質。

4 三棱的功效與作用

  《本草經疏》:“三棱,從血藥則治血,從氣藥則治氣,老癖癥瘕積聚結塊,未有不由血瘀、氣結、食停所致,苦能泄而辛能散,甘能和而入脾,血屬陰而有形,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也。”

  三棱為破血祛瘀之品,且能行氣消積而止痛,對血瘀之經閉、腹中包塊、產后瘀滯腹痛以及血瘀氣結、胸腹脹痛、食積不消等證,均可應用。曾用于多種惡性消化系統(tǒng)癌癥,包括胃癌、腸癌、胰腺癌、肝癌等,并與扶正藥同用,劑量15~30g,對改善癥狀和延長生存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。

  在臨床治療上,中醫(yī)曾用三棱、莪術各30g,治療慢性克羅恩病腹塊型而獲得痊愈,已有30多年,病人工作至退休,至今健康;也用于治療過不明原因的腹腔炎性腫塊而獲得治愈。因此三棱可以有效治療慢性克羅恩病腹塊型者,與莪術同用,還可治療腹腔肉芽腫、炎性腫塊。

  如今人們也將三棱作為食療的材料,三棱桃仁飲和桂姜三棱蜜飲就是兩款經典的藥膳。三棱桃仁飲具有清肺、活血、化瘀,適用于肺癌患者飲用;桂姜三棱蜜飲具有溫經散寒,活血止痛,適用于子宮肌瘤,癥屬寒凝血瘀。

5 三棱簡介

  《醫(yī)學衷中參西錄》:“三棱氣味俱淡,微有辛意;莪術味微苦,亦微有辛意,性皆微溫,為化瘀血之要藥。若細核二藥之區(qū)別,化血之力三棱優(yōu)于莪術,理氣之力莪術優(yōu)于三棱。”人們對莪術認識比較深,但是對和莪術有相似功效的三棱就比較少認識。三棱是什么?接下來對其進行介紹。

  三棱為常用中藥。始載《開寶本草》。蘇頌:“三棱葉有三棱也,生荊楚地,故名荊三棱,以著其他。”分為荊三棱和黑三棱兩類。三棱塊莖圓錐形或倒卵形,略扁,上圓下尖,下端稍彎曲,長2-10Cm,直徑2-4Cm。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,有刀削痕,頂端有莖痕;須根痕點狀,略呈橫向環(huán)狀排列,兩側的須根浪較粗。

  在臨床治療上,三棱基本上與莪術相同,兩者常配伍同用。其區(qū)別是:活血之力三棱優(yōu)于莪術,理氣之功莪術勝于三棱,故祛瘀消積用三棱,行氣止痛用莪術。兩者配合同用,能加強破血行氣作用,治癓瘕積聚、月經不調,方如莪棱痛經湯。又據最近報道,用三棱莪術注射液,合并內服中藥,治療原發(fā)性肝癌,有一定近期療效。

TAG: 三棱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