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百科知識 > 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全文

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全文

時間:2024-11-30 02:34:57 瀏覽量:

韓愈文章

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故雖有名馬,祗辱于奴隸人之手,駢死于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

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被稱為《史記》中的《伯樂相馬》。以下是故事的全文:

《史記·伯樂相馬》

昔者,伯樂有馬名曰“千里馬”,常有人告伯樂曰:“有能馳其千里者乎?”伯樂曰:“我無故馳之千里,我恐矣!”后數(shù)歲而后,千里馬自市至。伯樂見而歡之,價至倍故,買而自寶之。數(shù)馳之環(huán)郡,適其千里者,千金不常。雖然,千里馬常使人有得志之色。

伯樂者,姓孫名武,郡中博學之士也。其所居有道傍蓬萊山,人或見其門戶中有鱗魚氣,佩帶從門至山行。有一馬,狀貌極奇特,晰晰長千里。人或知肯勿說騎之,與昔同一障望禮,則馬自去。

輒擾擾夜者,言曰:“我所馬,則屬諸馬猶驅使,寧可仗信之馬?”曰:“可”!於是馬為之去。於是自為主也。

鄭其塒居凈邑,為之入于渠,渠深如掌人家,駒從其水出,為之刻于滿鄴三十里,轡者人皆止,從漢水而北至沮,行二千馀里。風不能前之,雨不能濕之,寇暴不能到之。有道士見駒曰:“即是包公馬”,伯樂乃說曰:“莫若夫多福於駒,則必后受。莫若所肯者而取之。然則奇馬何以得生?向之宰人令執(zhí)駒,今之官不以宰,何以化駒?”復而不說,收眾人告之。

千里馬之為馬也,不聽乎輔助之者,誰知其能馳其千里者乎?千里者,馬也,不圖乎功伐,誰知其壽者乎?吾視其將相與地之所以系馬也,然則馬與將相相非得乎?

治天下不亦易乎?朱、狄、代、鎭這些縣官等不能故罷也,桓、靈不能故傳也,此等人等不能如伯樂乎?如使皆伯樂也,馬之不馳乎數(shù)十里,則馬之何如不馳乎數(shù)千里?然而未始有壞馬者處此,且惡乎有人而不得割席分馬者乎?

此駿馬也,皆上之致也。望御所說曰:“馬乃使之也”。馬獨以其伯樂之歡乎哉?馬乃得其主也。以馬選國以事成,則必將盡矣。樂乃至矣!馬與養(yǎng)馬者是然也。

這個故事講述了古代有名的馬術家伯樂,他聽說有一匹名為“千里馬”的馬能夠奔跑千里,但伯樂卻不輕易相信。后來,千里馬真的出現(xiàn)在市場上,伯樂見到后非常高興,并以高價買下。隨后,伯樂騎著千里馬在郡內飛馳,只需一千金就能讓他人騎上,這使人們都懷著得志之色。

伯樂本名孫武,他住的地方靠近蓬萊山,人們常??吹剿拈T前有一種神奇的氣勢,佩帶從門到山上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了千里馬后,發(fā)覺它非常與眾不同,非常高傲。有人建議伯樂騎它,伯樂答應了他們。當時鄭其塒居住在禁地,伯樂將千里馬放入渠道中,渠道非常深,只有一個人家 ,當駒從水中出來時,千里馬在滿鄴三十里刻下它的蹄印。鳳轡停了下來,人們跟從漢水北行至沮河,行程超過兩千里,風雨都不能阻止它,敵寇也無法接近。一位道士看見了千里馬,并說它必定是包公【注:包拯,北宋著名的官員和法官,因按案亦如神明。

© 轉乾企業(yè)管理-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| 黔ICP備2023009682號

免責聲明: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,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(lián)系郵箱:303555158#QQ.COM (把#換成@)